“淡墨英英妙写真”的出处是哪里
“淡墨英英妙写真”出自宋代仇远的《鲁庵尊师以彝斋白描四芗命作韵语》。
“淡墨英英妙写真”全诗
《鲁庵尊师以彝斋白描四芗命作韵语》
宋代 仇远
淡墨英英妙写真,一花一叶一精神。
繁香曾入庐山梦,遗佩如行湘水春。
小白凝珠还胜雪,轻黄承袜不生尘。
老僧嬾作浮华想,空谷犹疑见似人。
《鲁庵尊师以彝斋白描四芗命作韵语》仇远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鲁庵尊师以彝斋白描四芗命作韵语》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宋代仇远所写,以描述尊师之道为主题。诗人以淡墨勾勒出清晰的形象,把握住了一花一叶所蕴含的精神。其中,\"淡墨英英妙写真,一花一叶一精神\"表达了尊师的虔诚和敬意,将老师比作一朵花、一片叶子,将其精神内涵展现得淋漓尽致。
诗人进一步将尊师之情与自然景物相结合,以庐山和湘水为象征,表达了尊师的深切思念和珍视之情。\"繁香曾入庐山梦,遗佩如行湘水春\"表明诗人对老师的思念之情就像庐山的花香曾经进入梦中一样,而老师的遗佩则如同湘水的春天,永远伴随着诗人。
接着,诗人用\"小白凝珠还胜雪,轻黄承袜不生尘\"来形容老师,展现了老师高尚的品质和纯洁无瑕的形象。这里的\"小白\"和\"轻黄\"分别指代老师的衣着和袜子,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老师高贵、洁净的品德。
最后两句\"老僧懒作浮华想,空谷犹疑见似人\"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反思。诗人以\"老僧\"自喻,表示自己过于追求浮华而忽略了尊师之道,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进一步展示了对尊师的敬仰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表达了对尊师的崇敬和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思了自己的过错,展示了仇远对于尊师之道的理解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