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解除取保候审的条件

解除取保候审的条件

解除取保候审的条件

解除取保候审的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

如果经过调查,发现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无罪,或者符合《刑事诉讼法》第15条规定的情形之一,依法不应追究刑事责任,则应当解除取保候审。

2. 取保候审期限届满 :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取保候审的最长期限不得超过12个月。取保候审期限届满时,应当解除取保候审。

3. 发现采取取保候审决定不当 :

如果在取保候审期间发现原先的取保候审决定存在不恰当之处,应当重新审查并决定是否解除取保候审。

4. 被告人存在特殊情况 :

如果被逮捕的被告人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并且采取取保候审不会发生社会危险性,或者被告人正在怀孕或哺乳自己婴儿,且采取取保候审不会发生社会危险性,可以解除取保候审。

5. 案件不能在规定期限内审结 :

如果被逮捕的被告人所涉及的案件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无法审理完结,应当考虑解除取保候审。

解除取保候审的具体程序通常包括:

由被取保候审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向作出取保候审决定的机关提出解除申请,并说明在取保候审期间没有违反任何规定。

办案单位审核解除条件,如果符合条件,办案人员将制作解除取保候审决定书和通知书,并办理解除手续。

以上条件及程序均根据中国现行的刑事诉讼法和相关司法解释制定。

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

解除取保候审的具体流程是什么?

取保候审期限届满后如何申请解除?

如何判断取保候审决定是否不当?